“毒校服”事件,在全国范围不是一起。早在2008年,广东就发现了不法厂家在生产校服时使用含有毒化学品联苯胺的染料和助剂;而此次上海“毒校服”事件中的涉案企业,也被曝出是“3年4次抽查不合格”的“惯犯”。为何“毒校服”屡查屡犯?从国家对于纺织产品的安全生产规范,到学生服的行业生产标准,再到与学生校服有关的设计和检测的相关专利,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我国学生校服不乏创新,也有较严格的生产标准。但如何保证校服严格按照标准来执行生产,保证这些创新成果为校服生产所用才是应该思考的问题,解决校服质量问题刻不容缓。
而校服生产企业也对于标准的执行感到困惑。曾为北京四中、人大附中等学校定制校服的优卡(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目前学生服生产企业使用的学生服标准有《针织学生服》FZ/T73021—2004、《针织学生服》GB/T22854—2009、《儿童服装 学生服》FZ/T81003—2003、《机织学生服》GB/T23328—2009这4个标准。“这么多标准同时存在,让我们感到很困惑。”该负责人表示,这些学生服标准与国家标准对于同一考核项目如pH值、甲醛含量、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有不同的考核要求,使企业不知道以谁为准。“学生服国家标准公布时未作出废止学生服行业标准的说明,造成现实中一些企业仍然使用这些学生服行业标准。我们建议发布与行业标准重复的国家标准时,同时标注该行业标准的废止说明,这样有利于提高产品标准的统一性。”该负责人表示。
|